穿村镇公路常见交通安全隐患特征及技术性措施对策

2023年7月17日 0 条评论 979 次阅读 0 人点赞

在我国,穿村镇公路上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在交通事故总量中占据不小的比率,很多事故场景令人扼腕痛惜,不仅生命财产遭受损失,还给事故伤害者及家属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和精神痛楚。如何规避穿村镇公路上的事故发生,就有必要从其典型的交通安全隐患特征入手研究,并给出对应技术性措施对策,以消除隐患,提升安全等级系数,本文将逐一展开论述:

(一)支路汇入叉口较多。

很多村镇道路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形成,“三步一缺、五步有口”,家家门前都有通道汇入公路,还另有农田口、灌溉口、村村隔道等,车辆行经,冷不丁就有行人窜出,谨慎驾驶有防范意识的,能通过急踩制动紧急避开;毫无思想准备的,可能还能猛打方向,侥幸避开,而大部分可能就成了事故肇事者了。对于此类叉口较多的村镇路段,建议在道路两侧设置隔离护栏,非必须通道,原则上一律关闭;在通道两侧来车方向,提前设置“前方叉口”警告标志(对于事故频发区域、人员出没较多叉口应采用“太阳能LED主动发光标志牌”),有条件的,可设置带有红外检测功能的,实时检测接入口的人员占道状态,并自动反馈给前端的人员出没警告标志牌中,实现人员出没信息的实时互动;在叉口汇入点前方设置橡胶减速带,硬性减速措施。

(二)通行路权不明,或管理失效。

村镇路段,常常看到非机动车、电动车,大摇大摆地驶入机动车道,机非混行现象很是严重,常常看到机动车被夹在其中,即使按喇叭示意让行,而非机动车仍然我行我素,毫无避让之意,有些是因为非机动车的路权不明,没有自己的专属通道;有些是明明有单独的非机动车道,而非机动车骑行人由于个人偏好,就是喜欢在路中间行驶,属交通管理失效,这种机非混行的现象,极易造成碰擦事故。建议对道路实施合理渠化,分配单独的非机动道,并保证其延续性,设置必要的机动车道指示标志及地面标识;对于机非混性特别严重地区,应设置必要的机动隔离护栏,采用机非硬性隔离措施。对于较大的交叉口,应设置单独的非机动车信号灯,以提供非机动车通行的专属灯盘信号。

(三)速度管控缺失。

“十次事故,九次快!”据笔者观察统计,在穿村镇公路尚,除在部分有监控摄像头的路段前后,司机尚能在限速值内通行,其他路段,80%的司机都处于超速状态。首先要承认有很多路段的限速值设置是不合理的,能低尽低,“甭管合不合理,先挂个最低的限速,出了事问责,谁让你没按这个低速行驶的?!”殊不知,其一,不合理的过低限速,司机是没有耐心的,你挂你的标志,我行我的车,“限速标志”形同虚设,失去意义;其二,过低限速,也是对道路资源、能源资源的变现浪费,3分钟能通过的路段,必须得让所有车辆6分钟才能通过,不是资源浪费,是什么?!依据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5部分:限制速度》(GB5768.5-2017)提出:“确定限制速度应考虑运行速度,通常采用第85%位速度”,并就如何确定具体限速值给出了明确的计算方法。道路限速管理措施,除应设置必要的限速禁令标志,还可设置对应的测速监控探头(单点测速、或区间测速)、声光影雷达速度监测反馈装置;设置橡胶减速带;设置纵向减速地面标识,和稳净化的减速措施。

(四)道路线型不规则。

鲁迅说过,“世间本无路,人走多了便成了路”,很多村镇道路,由于自古以来,村民就近方便,并未按村路规划的角度,形成了短距离、就方便的很多畸形道路,后来村村通工程,大部分是基于原有道路路形的基础上铺设的,为此,遗留了很多畸形交叉口,常常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交叉口优化设计,而致路口隐患丛升,如:视觉遮挡、交通流侧向冲突、流量放行不合理而影响路口整体通行效率等。建议对此类交叉口,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用的设计团队实施优化设计,应用导流线遮盖多余空间,固化车辆通行轨迹,合理分配交通流量,明确通行路权等,并配备相应的导流设施、导向设施、道路线型诱导设施,提升畸形叉口、不规则线形道路的通行安全等级。

(五)临水路段、障碍物警

在我国南方很多村镇,多山多水,公路穿梭其中,优点是:沿途风景秀美,不至于驾驶疲劳;缺点是:过度沉迷景色,极易分心驾驶,甚或驻车路边、拍照打卡,而道路皆为临水临岩,稍不留神,极易落水、下边沟。此类道路,除设置必要的临水临岩、防坠物、防撞障碍物等提示危险源的警告标志,还应根据现场需要,设置主动发光示廓灯、主动发光轮廓标、防撞护栏、隔离墩、防撞水吗、交通锥、弹性警示柱、三角垫等,其安全治理思维:优先安全预警、其次安全引导、最后碰撞减损。有条件的,可做全三种安全措施。

(六)大货车视距盲区问题

穿村镇公路,不同于市区道路,肯定是在物流线路规划区域内,货车流量必然有所分布,而货车驾驶存在一个最大的操作性隐患,即:“大货车右轮视距盲区”,这类专题,很多专业论文及“公众号”都有专文阐述,此处不在详述。推荐部分发光标志版面如下:

以上为小编整理的穿村镇公路常见交通安全隐患特征及技术性措施对策专题,供同行参考,或致电陈工(13776419300)做进一步技术交流。

赛思

南京赛思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