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灵牧场
李总任职某市标牌制造厂的厂长,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我们在业务经常有合作,他是我的客户,也算是我的朋友。
三十年前,李总刚大学毕业,就进了现在的标牌厂工作了。
有一次,我们一起喝酒。酒到酣处,李总感慨地说道:这么多年能一直在标牌厂、坚持交安行业,要特别感谢一个曾经的领导,或者说是大哥,如果不是他,可能早就被撵滚蛋了,或者主动辞职了。
李总抿了一口酒,我赶忙递上一根烟,给点上,他接着说道。
“我刚进厂那会儿,九五年左右吧,用反光膜制作标牌,还属于新兴科技,大家用的都是3M进口膜,超贵,那时国产膜技术还不够成熟,都不敢用!
我刚参加工作,又不是相关专业的,啥也不懂,就跟师傅们学习技术,那时最难学的,就是应用刻绘软件了,只能看着师傅操作,然后再去学习总结,去模拟,又不敢用真膜去测试,那学习成本太高了。
有一次,都快下班了,厂里接到上面通知,急着要制作一批标牌,第二天早晨就要用,碰巧,操作刻绘软件的师傅家里有事离开了,一时也回不来,我就自告奋勇地对分管领导王总说:“我来负责刻膜吧!”
潘总看了看信心满满的我,问道:“你真行?”
我自以为已经学习快三个月了,也动手搞过,就非常自信地点点头,说:“应该没问题!”
潘总拍拍我肩膀,说道:“好!就你来干!”
接到任务后,我甚至有点兴奋,终于可以亲自操刀了。我认认真真地把版面图纸做好,然后从设计软件中,将图纸拖进刻绘软件,启动刻字机,开始刻膜,刻好后通知贴膜工人过来,交付黏贴。
我当时还觉得,刻膜并不难啊,不就是把图纸弄好,导入刻字机就可以自动运行了,哪有什么复杂的啊!不久,我就为自己的粗心大意,付出了惨痛代价。
这时,一个贴膜工人跑过来,对我说,发现禁令标志的图形是变形的,特别是“红圈”看起来不圆,偏椭圆形。
我赶紧跑到贴膜车间查看,果然如工人所反映的情况——膜刻错了。
你知道吗?我当时吓死了,一阵冷汗从额头上立刻沁出。那年代,一卷钻石膜,要四万多元,我已经因刻错,浪费了不少了,这损失哪能赔得起,我当时的工资也就一千元左右。
我立刻让贴膜工人停止操作,随即登刻绘软件查看,果然是我粗心大意,原来我从设计软件中拖图到刻绘软件,图形是变形的,没有调整,就直接刻膜了。后来知道应该导图。
我赶紧向潘总汇报情况,都做好了被严厉批评和罚款的心理准备,然而他知道情况后,并没有苛责我,只是冷静地说道:“知道错在哪儿了?赶紧重新刻膜!这次能搞好吧?”
我感激涕零,心里一阵温暖,赶紧领命。
还没出门,潘总叫住我,低声说道:“这件事,别声张!刻坏的膜,先卷起来放我这!”
许多年来,我都没忘记潘总当年的恩情。
如果当时,他就按规矩办事,处罚加赔钱,我想,我肯定心里会有阴影,估计再也不敢刻膜了,可能也不会在厂里待下去。是领导的包容,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
这事就这样被潘总押下来了。
没过多久,潘总让我把那卷膜搬到我自己办公室。一上班,看到这卷被刻坏的膜,就如同一道“金箍”盘在我脑袋上,时刻告诫我:做事要严谨踏实、对待工作要有敬畏之心。
自此,我彻底端正了工作态度,这么多年来,我对待工作从来没敢松懈过。
这卷坏膜就这样在我办公室放了有两年多。
后来,我瞅个机会,趁潘总高兴,汇报说:“领导,还把那卷膜拿走吧?我早已认识到错误了,每次看到那卷膜,都觉得心里很难过,我想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对我心理上的惩罚,已经差不多了吧?”
潘总笑着,爽快地答应我可以移走了。”
我想: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犯一些错误,如果遇到一个好的领导,他会利用这个错误,做为让员工成长的成本,让他在错误中总结、成长,并塑造一种鼓励创新和包容错误的氛围;而不是利用员工犯错,来打击报复,让员工以后做事都畏手畏脚,让团队死气沉沉、墨守陈规。·
文章评论(0)